蔬菜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产业链概况_优游ub8_ub8登录

蔬菜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产业链概况

来源:优游ub8     发布日期:2023-10-29 11:13:50

优游ub8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植物(多属于草本),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国际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于蔬菜,由此可见蔬菜对于人们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蔬菜行业的发展受社会因素,尤其是人口因素的影响较大。因为蔬菜属于我们正常的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因此人们的饮食结构、人口数量将直接影响蔬菜行业的市场发展。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上涨的速度受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制约,但从总量来看,依然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末,我国人口总量已达到13.68亿,这为蔬菜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图片源于网络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8-2025年中国蔬菜行业供需格局趋势及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分析报告》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诸如“高血脂”“肥胖症”等富贵病高发,究其原因,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慢慢的变成为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共识,因此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趋势为蔬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下图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变化趋势。虽然我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整体在慢慢地加强,但我国蔬菜产业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逐步提升。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产品质量水平依然有待提升。虽然近几年我国蔬菜整体质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除此之外,蔬菜标准体系缺失、监管手段偏弱、监测与追溯体系不健全等也影响到了我国蔬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2)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快。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果蔬流通腐损率高达20-30%,每年损失1000多亿元。由于我国蔬菜产业整体现代化水平偏低,加上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还较弱,使得我国蔬菜产业在流通环节中成本急剧攀升,同时还造成巨大的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蔬菜产品国内市场的销售,还直接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3)科学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有待增强。当前我国蔬菜产业大多依靠传统产品的种子种植,由于科技投入不足,我国每年要进口超过8000吨的海外蔬菜种子,进口种子的销售额占据了我国蔬菜种子年销售额的25%以上。由于优良种子的缺失,使得我国蔬菜产品的品质很难得到一定效果的提升,难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2、行业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地增长和国际果蔬业贸易环境日趋自由化,我国蔬菜产业在生产、流通、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方面已构成了完整的系统经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广泛的社会效益,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大支柱产业。然而,我国的蔬菜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的蔬菜产业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 第一阶段:缓慢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是在 1984 年以前,当时中国主要实行以统购统销为特征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自建国以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蔬菜市场处于半封闭的状态,生产上实行以就地生产供应和统购统销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致使中国蔬菜产业呈现倒退或停滞不前状态。且“”和“”对中国的经济体制造成的破坏,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致使农产品流通运输力不足,因此在围绕城市蔬菜供应问题上,主要依赖于城郊蔬菜生产。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改革的实施为中国的蔬菜产业进入增长时期奠定了基础,1978年当年蔬菜产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年蔬菜收获面积472.2万公顷,产量 0.575 亿吨,分别比 1977 年上涨 12.5%和 10.6%。进入 80 年代以后,中国蔬菜产业开始了快速的发展,1984 年收获面积超过了 500 万公顷,产量达到了 0.89 亿吨,分别比 1970 年的最低值增长了 78%和 111%。在生产布局上,主要有成都、广州、柳州、福州四大蔬菜生产基地。(2)第二阶段:改革调整时期这一阶段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初期,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自 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推行,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传统的统购统销弊端凸显,因此,广州、西安、武汉等城市从 1983 年、1984 年开始,率先放开蔬菜价格和经营,改革了统购包销的菜篮子供应体制。1985 年中国开始全面改革农产品统购包销制度,我国蔬菜业得以在全国层面上放开价格和经营,自此中国的蔬菜产业也开始了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阶段。1988 年,由农业部牵头在全国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实行市长负责制,促进了蔬菜产业逐步发展。这一时期,我国蔬菜生产布局也由大中城市郊区向原郊区延伸扩展,由城市郊区向广大农区延伸扩展,逐步形成了城市近郊、远郊结合和城市郊区与农区结合的多层次、多流向的网状生产布局。在这一阶段,围绕大城市供应保障的目的上,全国逐渐形成了五大农区商品菜生产基地,其中最明显的是包括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 6 省在内的南菜北运基地,这些省市增长率均在全国前列。(3)第三阶段:迅猛发展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蔬菜产业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面实施,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95 年第二轮“菜篮子工作”的实施,以及1990 年末种植业结构调整,使中国蔬菜在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和流通体系均有了较大改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蔬菜品种供给随着蔬菜消费趋向多元化,同时促进了全国蔬菜产区的集中,中国蔬菜生产格局也从以农区为辅变为以农区为主,蔬菜大县持续不断的增加。在原有 5 大基地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华南、长江上中游两个冬春蔬菜重点区,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两个夏秋蔬菜重点区域以及黄淮海与环渤海蔬菜重点区域。同时,随着 2001 年中国加入WTO,中国蔬菜产业开始了国际化时代,逐步形成了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东北沿边三个出口蔬菜重点区域。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是蔬菜种植技术变革和蔬菜栽培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包括河南、江苏、河北等中北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随着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的改善,蔬菜产业形成了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3 、国内蔬菜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我们国家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蔬菜产需基本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蔬菜的消费已从数量型逐步转向质量型,要求蔬菜“优质、卫生、营养、保健、方便”。由此,我国蔬菜产需出现了六方面的转化。(1)向营养保健型转化当人们对吃饱吃好的基础要求满足之后,就将寻求能预防疾病、强健身体的食品,以达到保健的目的。而蔬菜是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因为人类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主要来自于蔬菜,而且某些营养素还是蔬菜独有的。如果人们缺少蔬菜中某种营养素,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还导致某些疾病发生。因此,不少消费者到市场选购具有营养价值高和保健功能的蔬菜。(2)向 “ 绿色食品型 ” 转化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部植物保护总站开始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建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6.67万公顷,年生产无公害蔬菜610万吨以上。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实行“绿色食品”认证制,从产地生态环境、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到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和细菌含量等方面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做了界定。(3)向净菜方便型转化净菜生产是农产品加工中的第一个环节。所谓净菜,就是蔬菜采收后,进入5-7℃的低温加工车间,在这里完成预冷、分选、清洗、干燥、切分、添加、包装、贮藏、质检等工序。这时的蔬菜即是净菜,只要稍加清洗,即可食用或烹调。(4)向 均匀化、 结构型转化由于蔬菜生产受到温湿度、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温室大棚、反季蔬菜慢慢的变成为调节蔬菜季节供应不均匀的主要推动力,另一方面有关技术的发展也将反过来促进蔬菜种植的结构,发挥市场调节的推动作用。(5)向 出口创汇型转化由于我国各地生态条件不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具有地区特色的优质蔬菜品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植技术的升级,这类产品将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因此我国未来将逐渐倾向于出口高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工业附加值的蔬菜产品。4、行业价值链的构成与上下游关系蔬菜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是以种子培育为起点,农户种植为根本,并通过一级、二级经销商将产品运送到各个食品终端。产业链中每个环节相互依赖,整体性较强。首先种子培育是蔬菜成品质量的重要的条件,蔬菜种植是决定市场商品品类的重要原因,而作为短保质期的产品,经销商则是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履行者。总体来说,蔬菜行业产业链最重要的包含蔬菜种植,蔬菜加工和蔬菜市场,而蔬菜种植的价值链为蔬菜种子采购、蔬菜育苗、蔬菜产成品以及果品蔬菜的批发。(1)蔬菜种植上业基本情况1 )种子行业向规模大和质量优的方向发展近几年,国内种业借鉴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经过不断地改革实践,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种子企业已由原来的 8000 多家,下降到目前的 5000 多家,未来几年仍然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运用资本运作,推进种子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组,是未来种子公司实现战略目标、膨胀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规模的有效途径。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要求。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种业科技体制改革深入,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不断推进,种子企业的发展质量、抗风险能力会慢慢地提高。国内种业正处在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发展的过渡阶段,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会通过改革逐步得到解决。目前,行业出现的种子库存居高、小型种子企业倾销甩货或赊销造成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的现象,再加上套牌侵权假冒种子以及散籽对市场秩序的严重干扰,会对规模化的种子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得影响。2 )优良品种是种子公司发展的基石优良品种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单产的提高、品质的改善、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都要依靠优良的品种。纵观行业发展的历史,种子企业拥有了优良品种,也即掌握了发展的主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种业已确定进入了一个迅速变革与发展的新时代,社会资本融通,产业优化重组,网络技术的快速地发展,育种新技术的应用,为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5 年 2 月 1 日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详尽部署,提出了“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3)农资产品逐渐完备除了种子外,农资产品的生产是保障蔬菜种植健康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农资产品生产进入的技术门槛不高,因此国家对一些禁止使用的农药(如:六六六、毒杀芬)做了强制规定,并在农村设立获得监督管理的机构批准的农资站,以保证农资产品的供应规范化。一般而言,农资商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合理,不会对种植企业造成巨大成本负担。(2)蔬菜种植下业基本情况随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均持续增长,城镇化水平日益提升,为蔬菜下业发展提供了良机,而下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又给中国蔬菜行业带来日渐增长的市场空间。我国人均年消费额仍存很大的差距。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蔬菜行业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下业主要为蔬菜果品的批发。1 )农产品流通行业政策环境和导向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强促进农产品公平交易和提高流通效率的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落实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为骨干、覆盖全国的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建设试点。健全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体系。加快发展主产区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建设。”2 )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行业现状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承担着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重任,机遇与挑战并重。 一方面,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在促进产销衔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及引导生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国家明确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改造升级,鼓励和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参与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促进高效畅通安全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同时在一定期限内(2013-2015 年间)免征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批发商业市场的管理,强化了市场管理方对食品安全的责任以及市场收费项目的限制等。同时,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行业已属于高度竞争的行业,各路资本纷纷加入,行业内部竞争愈演愈烈。“互联网+”已经植入到各传统行业,对农产品流通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和改变,在资产金额的投入、产品设计、人才支撑、运作模式创新等各方面给公司带来非常大机遇和挑战。3 )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行业发展前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蓬勃兴起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在促进产销衔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引导生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联结亿万小规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并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在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以及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镇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等方面,我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从国际经验和国情来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中枢作用。

上一篇:最新报告发布:水果产业三大发展趋势

下一篇:2015年中国蔬菜十大品牌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