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领航“头雁”齐飞

来源:优游ub8     发布日期:2024-04-29 10:30:15

  4月7日,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期间,15位来自河南农村基层一线名河南农业大学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和答疑。

  这是以“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举行的一次沉浸式的“头雁”学员座谈会暨专家面对面服务指导活动。活动现场,学员们敞开心扉谈发展、说问题、提建议,专家们知无不言讲知识、明道理、出良策,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培育。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头雁”项目,规划用5年时间,着力建设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

  “头雁”项目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实施。与传统培育项目相比,“头雁”项目培育对象最重要的包含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市县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负责人、种养大户等6类人群。在培育模式上,“头雁”项目不是简单的一次性集中培训,更看重跟踪问效,培训内容将针对各地产业转型升级、带头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问题及实际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对遴选确定的培育带头人,依托省内外优质涉农高校,采取一次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4个一”培育模式,对带头人开展为期一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达到“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效果。

  “头雁”项目实施以来,作为我省确定的“头雁”培育项目4所培训高校之一,河南农业大学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锚定乡村产业人才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完善“头雁”培训模式,多方协同、综合施策、创新完善、跟踪服务。在这种贴身式辅导下,许多学员正慢慢的变成为当地产业“带头人”,在助力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崭露头角。

  “我现在最困惑的就是蔬菜烘干保鲜问题,比如豇豆烘干的时候,正常的情况下颜色都会变黄,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解决。”座谈会上,来自信阳市平桥区万惠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说出了自己生产中面临的困惑,他的公司专业生产干豇豆、萝卜干、马齿苋、芝麻叶等干制蔬菜,香菇、花菇、黑木耳等干制食用菌和桑叶茶、菊花茶、荷叶茶等代用茶。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李瑜教授接过话茬说:“你今天算是找到人了。我领衔的河南农大果蔬研究团队拥有最先进的果蔬色泽保持技术,目前已经攻克护色的保持技术。经过一系列的护色处理,果蔬的新鲜度保持得很好,甚至比鲜果的色泽还要好。”

  李瑜教授的回答让学员们的拘谨情绪一下子得到了释放,大家在发言中纷纷分析自己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并就具体生产经营中的疑惑向专家们发问。

  座谈会上,胡彦民等10位专家教授分别针对“头雁”学员生产、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把脉和问诊,面对面地对“头雁”学员进行指导,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使在场学员耳目一新,收获颇丰。

  平舆县十字路乡王关庙村党支部书记王自中说,回去后一定要担当使命,发挥“头雁”作用。要珍惜这份荣誉,担当这份责任,带动乡邻学技术、学管理、闯市场,帮助乡邻创业创新、增收致富,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

  灵宝市的赵启辉在黄河廊道建设了民宿,还承包了200亩古枣林;济源市的赵国平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农业旅游公司,种植“富硒鲜桃”;濮阳市的张占杰从事无人机销售,还提供植保服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返乡创业的有志之士;也有一个共同的发展难题,就是缺少人才和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郑先波说:“河南农业大学最多的就是人才,像园艺学院每年都有400多名本科生和六七十名研究生毕业,他们每年将近7个月都在基层生产一线,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就能用,可以大胆安心使用,可完全到大家的企业里工作。”针对缺少技术的共同难题,他建议要充分认识新“三品一标”的重要性,就是要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来提高效益。比如林果业,增加效益的渠道,首先是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其次是减少成本和延长产业链。主要是怎样利用机械化技术、信息技术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还有采后怎么加工来延伸产业链。最后也要考虑到底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郑先波还提醒学员,如果这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没考虑好,绝对不能去盲目投资。

  专家教授和学员们的对答,不时赢得会场人员的热烈掌声。与会指导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孙利峰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作为河南‘三农’教育的‘黄埔军校’,果然名不虚传,专家教授们的讲解让人受益匪浅。从大家的发言和学员的反馈中,能看出来河南农业大学对‘头雁’项目培训的付出非常多,效果也十分明显。”

  来自河南各地乡村产业带头人,从事的都是种养加小产品经营,这些小产品背后映射出来的是大产业,不但饱含着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期待,也饱含着亲戚邻居对增收致富的希望,背后承担的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晓永对各位学员说,在接下来的跟踪服务中,希望学员能主动联系专家,积极提出产业高质量发展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需求。大家的需求也不仅限于对接专家的专业领域和服务范围,只要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生产和管理问题都可以提,超出服务专家研究领域的,学校会找其他专家帮你解决,遇到其他专家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要把问题设成攻关的课题来解决,大家对接的不单单是一位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背靠的更是河南农业大学120年的历史积淀和百余名专家学者的科研后盾和支撑。

  “因为,河南农业大学老师常说的就是‘群众的难题,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雷鸣般的掌声在座谈会现场经久不息。

  “头雁”项目与其他传统培训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一个“育”字,始于培训、不止培训,着眼人才、落脚产业。

  座谈会上,孙利峰对学校和“头雁”学员提出了具体实际的要求。针对学校,他建议,一是要精准对接“头雁”学员的产业需求;二是要重视创新,灵活开展工作,不停地改进革新模式和机制;三是要重视整合,加强各方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培育好乡村振兴的“头雁”;四是要重视宣传,讲好“头雁”学员成长的故事。针对“头雁”学员,他指出,要知行合一,务求落地见效,把所学所悟运用到生产中;要积极主动,充分的利用资源,有效对接农大专家;要担当使命,发挥“头雁”作用,切实担当起领航的作用。

  刘晓永在听取“头雁”学员代表发言和专家指导后,他表示,不管农业强国或农业强省,人是关键,要不断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头雁”培育项目,也是具体落实农业强国、农业强省的战略举措。他希望,学校专家教授利用好学校优势及“科技小院”、“百千万”科教服务行动、“三农”热线等科技服务平台,把“头雁”培育项目打造成供“头雁”学员学习交流的平台,并鼓励“头雁”学员在完成集中学习阶段之后仍要加强与专家的互动和交流,学校也要积极为各位“头雁”学员创设持久的跟踪服务机制,助力“头雁”学员都能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头人”真正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

  此次“头雁”集中授课之后,还有60学时的线上课程,后续还将多部门协同联动,在技术服务、创业指导、项目资金、金融保险、产销对接、职称评定和职业技能认定等多方面,为学员量身定做“一揽子”扶持政策,“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培育的质量和效果。

  “之后,学校还将继续全力做好各位‘头雁’学员的跟踪服务,为学员们的产业兴旺保驾护航。”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赵翠萍介绍,河南农业大学已经遴选了一批业务综合能力强、服务产业能力突出,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专家教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为大家开展一对一的跟踪服务,用最新的成果、最优的技术持续帮大家的产业兴旺发展。

上一篇:果蔬肉类归纳检测仪选用手提箱式一体化规划

下一篇:人工干制菠菜办法